首页 > 政务信息 > 工作动态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依法办理全国首例吊销文物拍卖许可证案 坚决筑牢文物安全屏障

日期:2025-08-22 10:09    来源: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

分享:
字号:        

近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对北京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作出吊销《文物拍卖许可证》的行政处罚,这是全国首例针对文物拍卖企业非法交易行为作出的吊销许可证案例。该案首创“反向刑行衔接”闭环机制,实现了文物领域跨省线索移送“零突破”,推动构建起文物执法“全国一盘棋”格局,为守护国家文化遗产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2025年4月,接相关部门通报线索后,总队迅速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在多部门协同指导下,联合河南省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展开深入调查。经查实,北京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间,利用网络平台组织虚假拍卖、伪造交易记录,非法倒卖战国至元代珍贵文物,涉及非法交易战国四山纹镜(二级文物)、汉代四乳四神纹镜(三级文物)、唐代十二生肖八卦镜(三级文物)、元代宝相花镜(三级文物)等国家禁止买卖的珍贵文物。鉴于其违法行为情节特别严重,严重破坏文物市场秩序,总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于2025年6月27日作出吊销许可证的处罚决定,7月23日北京市文物局对该公司文物拍卖许可证予以公告注销。

此案作为文物行政执法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展现出多项突破性意义。首创 “反向刑行衔接” 机制,打破传统单向移送模式,在刑事案件判决后依法启动行政处罚程序,通过京豫两地跨部门协作,打通 “行刑双向联动” 通道,为解决执法痛点提供了实践范本。实现跨省线索移送零突破,在全国统筹调度下,仅用 1 个月完成立案到处罚全流程,彰显跨区域执法协作的高效能,推动文物监管从 “各自为战” 迈向 “全国联动”。此次对违法企业直接吊销经营资质,释放出“文物市场红线不可逾越”的强烈信号,形成严打珍贵文物非法交易的高压态势。涉案文物承载着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案件的查处不仅阻断了文物流失风险,更彻底消除了违法主体继续危害市场的隐患,体现出捍卫国家文物安全的坚定决心。

下一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将以本案为契机,总结推广 “反向刑行衔接”“跨省协同” 等成功经验,形成标准化操作指引。同时深化部门协作,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与线索研判机制,持续开展文物市场专项整治,加强行业普法与警示教育,引导全社会共同守护文物遗产安全,为传承中华文明根脉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