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文物保护法治宣传,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于5月16日,联合市文物局、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在先农坛拜殿南门前广场采取“行政+公安+博物馆”跨界融合方式,举办了主题为“守护历史文化发展文脉 共筑文物保护法治防线”的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中,执法人员通过法律咨询、案例展示、志愿讲解、扫码问答等多种互动形式,向参观游客、研学学生普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社会公众文物保护意识。
以案释法: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活动在古色古香的拜殿南门前广场拉开帷幕,现场设置“文物保护法治互动展区”,通过展板图文并茂地展示近年来总队在文物领域执法成果。文物行政执法人员与公安民警组成“普法宣讲团”,结合近年来查处的涉文物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通过讲解“未经考古调查、勘探擅自进行建设工程”“某地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某团伙盗掘古墓葬被依法惩处”等案例,详细讲解破坏文物的法律后果,倡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志愿服务。
沉浸普法:让文物“活”起来
在法律咨询角,执法人员现场耐心细致地解答每名游客的提问,并发放图文并茂的新《文物保护法普法宣传手册》200余份、宣传品30余份。游客在现场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也可以实时阅读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核心条款,参与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线上答题领取宣传品。执法人员和馆内工作人员携手行动,结合展馆内蟠龙藻井、天宫藻井、北京城沙盘等珍贵展品,为游客讲解文物特色、发展脉络,宣传普及不可移动文物修缮、文物安全保护责任等知识,受到了广大游客好评。
多方联动:构建保护共治格局
此次多部门联动进行普法宣传,使广大参观游客在文化熏陶与艺术享受的同时,更多地了解文物保护基本知识。在活动现场,博物馆志愿服务队生动形象的讲解让游客驻足停留,公安民警讲解防范文物犯罪技巧,形成“预防—监管—惩处”的全链条普法。古建馆负责人表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本身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开展普法活动更具示范导向意义,目前正探索将法治宣传融入日常导览体系”。
下一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将进一步加强新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力度,持续开展“让普法走近市民”系列活动,推动形成“文物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共识,为首都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筑牢严密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