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工作动态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非现场监管入选全国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日期:2024-12-17 10:17    来源: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

分享:
字号:        

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始终把科技赋能作为推动文化执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明确将“科技强队”纳入发展建设总纲。今年总队以“小切口”的方式在文娱领域开展非现场监管技术措施落地试点,并初见成效。近日,为加强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建设,文化和旅游部征集评选出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非现场监管入选全国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随着脱口秀、相声等线下语言类演出市场持续火爆,内容也频频出现低俗等问题。如何实现全景式监管成为文化执法部门面临的难题。为此,2024年总队在文娱领域开展非现场监管技术措施落地试点,在语言类演出监管上推广运行“语言类演出非现场监管系统”,让非现场监管技术措施成为加强市场监管的有力抓手。

图片1.png

“语言类演出非现场监管系统”应用了先进的数智技术。系统利用大数据,在分级分类精准评级基础上,依据语言类演出审批数据,结合演出场所风险信用等级,对高频重点演出场所安装固定音视频监管设备,实时采集演出现场音视频数据,并实时回传至市区两级指挥调度中心,执法人员依据管辖权限开展非现场监管。同时,利用语音、语义识别技术,使用国内自主研发语言类大模型对回传的现场演出视频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出具系统分析报告,供执法人员参考。

一年来,该系统大幅提升了检查效率和监管覆盖面,在演出市场监管领域有效解决了‘大市场、小队伍’的不均衡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对演出经营场所的现场检查频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截至目前,全市已安装固定监管设备场所57家,非现场监管语言类演出2000余场次;全市各类非现场检查量占比为70.51%,有效推动首都文化市场非现场检查率同比提升50%。